原创 朱婳 新周刊

年轻人和京剧的距离有多远?对很多人来说,京剧是爷爷奶奶房间的电视机上恒定不变的节目,却好像和祖辈们一样,在向前流动的时代中渐渐老去。

最近,五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京剧专业的00后女孩,在互联网上掀起了长达半年的京剧热潮。她们凭借毕业汇演后在楼道里即兴演绎的戏腔歌曲,频频登上抖音热搜榜。至今,五人的抖音账号累计收获2000多万点赞,让京剧艺术走入无数年轻人的视野。

京剧最难的唱段_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_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

从左至右:朱鹮、朱佳音、程校晨、杨淅、边靖婷。

大学四年,边靖婷、杨淅、朱鹮、程校晨同住416寝室,朱佳音是她们的直系学妹,只小一级。她们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上戏416女团”。抖音视频中,老旦边靖婷、程派青衣杨淅、梅派青衣朱佳音、荀派花旦朱鹮、花旦程校晨,不同的唱腔在歌曲中轮番演绎。年轻的粉丝追看她们的视频,谈起京剧的角色唱腔,个个如数家珍。

十几年前,她们也是被台上身穿戏服、嗓音变化多端的京剧演员迷住的小女孩。如今,她们走上台前,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京剧艺术的生命力,吸引着年轻人们细细品味国粹之美。

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_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_京剧最难的唱段

一梦梨园

五个女孩都是在童年邂逅了京剧。

朱佳音第一次被爷爷带进剧场,就迷上了《贵妃醉酒》里梅派青衣的唱腔,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师从沈绮琅老师学习梅派青衣。边婧婷3岁时跟着姥爷学评剧,因为嗓音条件好,被京剧老师看中,6岁开始学老旦唱腔。杨淅和程校晨自小好动,在一众兴趣班里挑中了京剧。朱鹮是在小学社团里被老师带进门,学着学着就爱上了。

如今说起学习艺术,最先想到的是钢琴、芭蕾等,戏曲不是父母培养子女兴趣的首选。而在她们几位父母辈的观念里,能传承京剧这门国粹是件好事,但这条路走下去要付出的艰辛也非比寻常。女孩们十岁出头,就早早面临是否深造的选择。

参加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考试前,杨淅的父母鼓励她:“如果能考上,那咱们就去。如果考不上,那咱们就安安心心地回来学文化,都可以。”朱鹮的名字是在去艺校报到前改的,名为朱鹮的鸟被称为“东方宝石”,这个名字正呼应着她的梦想。

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_京剧最难的唱段_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

朱鹮小时候的排练照

踏入这行,最先经受的,就是“身体的疼痛”。她们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6点出早功,白天上专业课和文化课,晚上六七点出完晚功才能回寝室。专业课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招一式都不能松懈。一整节课的搬腿、撕胯是常事。

杨淅笑称京剧生有些“早功内卷”。既然要出早功,就要准备好饱满的状态,“那嗓子要提前喊,腿要提前压,本来6点半的早功,大家6点就已经收拾好开始喊嗓子了”。

为了学戏,几个女孩很早就背井离乡,心理也早早独立。杨淅和程校晨是东北姑娘,边婧婷家乡在天津,刚到上海时,经常因为想家掉眼泪。一般是父母或祖母在身边陪读,度过最难熬的日子。在这样严苛的训练和心理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和京剧磨合。

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或多或少,她们每个人都有“老天爷赏饭”的优势和不可避免的劣势。边婧婷说,自己自小嗓子好,体力和柔韧性稍差。有一节课,朝天蹬的动作坚持了整整40分钟。

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_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_京剧最难的唱段

身着汉服的朱鹮

朱鹮身体柔韧性好,但这份天赋也是把双刃剑。粉丝都说一眼看到朱鹮,就觉得像林黛玉。她特别瘦,体重只有70多斤。13岁上艺校的时候她受过一次严重的腰伤,当时去遍了省内所有大医院。医生劝她赶紧改行,家人心疼,也劝她别学了。所幸她年纪小,静养了几个月,竟然恢复得很理想,如愿回到了练功房。

这门很靠天赋的艺术,并不排斥后天努力。杨淅提到梅兰芳,“他的眼睛有些近视,眼神不够灵动,就靠长年累月地放飞鸽子追随观察来练眼神”。此外,京剧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是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有些功夫靠老一辈口传心授,就是要琢磨到那一步,才能悟到精髓。

十几年如一日的功课,女孩们从没打过退堂鼓,只想着每天是不是练得合格。回过头想,她们笑说小孩子也不懂大道理,那时候也不懂支撑自己坚持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力量。现在看来,还是真喜欢。

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_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_京剧最难的唱段

初见不解戏中意,再见已是戏中人

走红抖音的是一曲她们用京腔翻唱的《赤伶》。

17级四个女孩毕业汇演结束后,不舍得化了一小时的妆容,又想到马上各奔东西,就在宿舍楼道里拍了这个视频。没想到这次“合体”竟然一夜破圈。仅在边婧婷的抖音账号,就获得了36万多点赞。评论里的年轻人感慨道,“从没想到,原来正宗的戏腔这么好听!”

五个女孩课余本就喜欢在寝室里用戏腔演绎古风歌曲,此前她们也经常在抖音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和练功花絮,杨淅和朱鹮汉服走秀的装扮曾经收获不少关注,也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古风爱好者,但都没有像《赤伶》这样真正“出圈”。

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_京剧最难的唱段_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

上戏“416女团”的《探窗》

《赤伶》之后,“416女团”一起录制了《牵丝线》《知否知否》等好几首戏腔歌曲。边靖婷工老旦、杨淅工程派青衣、朱佳音工梅派青衣、朱鹮和程校晨工花旦,一人一句轮番演绎,不同的唱腔和流派,辨识度一听便知。她们在宿舍里录的《探窗》,在抖音收获了超过5000万播放量,登上了抖音热搜榜。

一首古风歌曲,她们用一小时录音,半小时拍摄。毕业后,五个人不能像从前那样经常相聚,后来会因为网友的关注和喜爱,一个月至少“合体”一次,顺便录制视频。有时候,网友们觉得只看一两段“不过瘾”,翻出她们还是“小透明”时发布的视频追看。直到现在,她们过往的作品下还不断有留言表达着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对于科班出身的她们,用戏腔演绎歌曲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她们所选的古风歌曲,歌词故事也与戏曲有所关联。像《赤伶》讲述了梨园中戏台上下的悲欢离合,从小揣摩戏中情的她们,一开口便拿捏住背后的情感,眼波流转,手抬手落,演绎得恰到好处。

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_京剧最难的唱段_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

杨淅的演出现场照

这些东西被几位女孩装进抖音里几十秒、几分钟的唱段里,背后则还是她们的“台下十年功”。对视频中不自觉流露的手势和眼神,朱鹮说,“没有特意去做戏曲动作,就是这种程式化的动作已经刻入我们的血脉之中了,刻进DNA里了”。

不同年龄的人,从她们的视频中能感受到京剧不同层次的美感,对学戏的她们自己,也是如此。《太真外传》里,杨玉环被李隆基重召入宫,心怀深深爱意,希望两情相悦天长地久,唱段里连用四个“愿”婉转地表达了这份爱慕之情。这个唱段,朱佳音小时候练习时总不明白,只能尽力学习老师的形神,“长大以后才悟到,没有任何一个字句和动作是多余的”。

而边靖婷则经历了“6岁半扮老旦”到更成熟演绎老旦的过程。她6岁时,戏外是活泼跳脱的小女孩,戏里是历经沧桑的老人。“小时候没有经历过那么多世事,对一个老年人的心理波动无法感同身受,很难拿捏。”她说。而现在,她变得成熟了一些。在她们的热点视频中,她张口就能自如地发挥“大嗓”的优势,铿锵有力,“特别有劲头”。

京剧最难的唱段_京剧难度最大的曲目_京剧最难唱的是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