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新如旧”,动态传承。四川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编演的《板桥卖画》,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的新编剧目,但秉承了灯戏通俗易懂、诙谐风趣的表演传统,俚语的使用活泼清新。形式感与风格化的处理,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达到了“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的境界。湖北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唐崖土司夫人》,是对少数民族故事的全新演绎,从音乐唱腔到道白,都体现了古老剧种的韵致。这些“整新如旧”的艺术实践山东戏曲剧种代表,让观众在接受新的故事内容表达时,品味到稀有剧种的古朴神韵。这种动态传承,是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独特体现。

“迭代更新”,全面出新。迭代,可以概括此次戏曲会演新编历史剧的创新态势。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和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打造的《草鞋县令》,是一部力求从形式到内容全面出新的新编历史剧。该剧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山东戏曲剧种代表,注入创作者观照历史、关切当下的深度思考,塑造了一个颇具人文情怀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书生县令纪大奎深入民间的“草鞋”之旅。“我们都是百姓养,碗里装的百姓粮,身上穿的百姓衣,当官就该为民想”等感叹山东戏曲剧种代表,经由韵味十足的道情、高腔的生动演唱,深入人心。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演出的《苏秦》,一改传统越剧婉约柔美的风格,体现金戈铁马的磅礴气势以及合纵连横的战国风云,塑造出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苏秦”形象,无论是对历史人物的当代诠释,还是对剧种特有的表现形态,都做出了探索创新。

这些立足于戏曲艺术本体的不同演化方法与创作途径,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有意识地着眼于自己的受众乃至培养新的观众。比如,此次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中,中青年观众居多,仅青年观众的占比就达40%,充分体现出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作者胡应明为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