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首都京剧舞台上有两位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旦角表演艺术家,一位是张君秋、另一位是杜近芳,他们在京剧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人物,他们的艺术创作实践对京剧的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推动作用。

京剧红色娘子军杜近芳_张君秋的京剧名段欣赏_杜近芳野猪林

(杜近芳、张君秋之《西厢记》)

张君秋(1920年生)与杜近芳(1933年生)从年岁上看不能算是一辈人,张君秋的出道和挑班要比杜近芳早,杜近芳尊称张君秋为“张老师”。

张君秋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后拜了“通天教主”王瑶卿,经常出入大马神庙,当面聆听王的教诲,受益匪浅。1936年春,张君秋认尚小云为干父,那一年北京《立言报》举行公开投票选举,推选“四大童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选中(世称“四小名旦”)。1937年张君秋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1943年张君秋自己挑班谦和社。

杜近芳,从6岁起练功学戏,最早师从律佩芳学青衣,12岁时被引荐进入王(瑶卿)门,正式拜师。她16岁起给谭富英、杨宝森等跨刀,谭说她唱戏真“咬人”。后随李少春、袁世海去上海巡演。在上海期间,杜近芳拿着王瑶卿的引荐信拜了梅兰芳。

解放后,张君秋和杜近芳分别加入北京京剧团和中国京剧院,这两个院团是京剧界实力最强大的两支劲旅,而张和杜又分别担任两个院团的头牌青衣,可见二位实力的雄厚。

文革前的十多年正是张君秋和杜近芳艺术事业发展的顶峰,两人好戏连台、新戏不断,为推动京剧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两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又不尽相同,特别令人玩味。

张君秋加入的北京京剧团起初是民营剧团,实行名角中心制,马谭张裘四大头牌,各显其能,各自搬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就能保证剧团赢利收入。张君秋老戏唱了不少,但他不甘寂寞,刻意求新,排演出大量新编戏,如《望江亭》《状元媒》《刘兰芝》、《诗文会》《西厢记》《秦香莲》《楚宫恨》《彩楼记》《怜香伴》《珍妃》《秋瑾传》等,从而创立了张派艺术。其中《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秦香莲》《诗文会》等已成经典,成为各剧团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杜近芳野猪林_张君秋的京剧名段欣赏_京剧红色娘子军杜近芳

(张君秋剧照)

杜近芳加入的中国京剧院是国家剧院,国家剧院实行的是剧目中心制,又有繁重的出国演出任务。剧院的核心目标是排演高质量的新编戏,在全国戏改中发挥引领作用。杜近芳虽然是剧院的头牌旦角,但也必须服从剧院的排戏和演出的规划和安排,其主要精力要投入到新编戏中,传统老戏演的少了。所以,杜近芳给人的印象是新编戏专业户。杜近芳的确创排出不少新戏受到欢迎,如《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桃花扇》《白毛女》《佘赛花》《谢瑶环》《桃花村》《梁红玉》等,其中很多剧目都很高端,出自名家之手。像《白蛇传》,老本叫《金钵记》,糟粕较多,一次周总理见到杜近芳,就嘱咐她请剧作家田汉把剧本改编一下。很快田汉就把剧本改编完成,叫《白蛇传》。杜近芳、叶盛兰主演此戏,轰动剧坛,成为久演不衰的好戏。《谢瑶环》也是田汉专门为杜近芳写的本子,杜在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清新动人,成为杜的代表作。《桃花扇》的编剧则是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由于给杜近芳写戏的都是名家高手,故有人说,她的眼很高,普通剧本都看不上。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她,其背后是国家级的京剧院,自然是众星捧月。

张君秋的京剧名段欣赏_京剧红色娘子军杜近芳_杜近芳野猪林

(杜近芳剧照)

这一点,张君秋就不及杜近芳多矣。张的新剧目大多移植于其他剧种,如《望江亭》移植于川剧《谭记儿》、《状元媒》源自豫剧改编。他的新剧目都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本子都是自己打的或参加编写的。知名作家汪曾棋曾给他写了新剧本《王昭君》,但不符合张君秋的表演要求,最终也没有排成。

如果不论艺术,只对内容进行两相比较的话,杜近芳的戏,题材政治格调更高,代表了国家剧院水平;张君秋的戏,更平民化些,符合民营剧团的特点。

杜近芳所排新戏,大都有剧院专门人员进行唱腔设计,像《柳荫记》《白蛇传》更是由王瑶卿大师亲自编曲。所以,杜近芳的新戏,唱腔高昂、激情满怀张君秋的京剧名段欣赏,技术难度较大。张君秋排新戏,都是自己设计唱腔,因此唱腔都富有张派特点,音域适中,平稳舒展,极受戏迷欢迎。他的那些代表作中的经典唱段,十分上口,容易传唱。因此,戏迷们更爱学唱《望江亭》《状元媒》,而很少唱《谢瑶环》《柳荫记》。这也是张派艺术广泛流传的原因。

张和杜的表演团队也有差别。张君秋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创作和演出团队,他的老搭档有陈少霖、刘雪涛、何顺信、张似云等。这个团队以张君秋为核心、围绕他展开创作张君秋的京剧名段欣赏,故剧目有浓厚的张派色彩。杜近芳则不然,她在京剧院毕竟资历浅张君秋的京剧名段欣赏,她的戏更是集体创作的结果。比如,与之搭档的叶盛兰早已在小生行自成一派,杜近芳排新戏需要叶盛兰等多方指点和提携,像《柳荫记》中祝英台女扮男装的念白就是叶盛兰的亲自指点,后来的谢瑶环也有祝英台的味道,于是形成了杜近芳独特的念白风格。

杜近芳还有一大贡献,那就是随同中国京剧团多次出国演出,为国外推广传统京剧做出成绩。张君秋作为男旦,只是到了八十年代才有出国演出的机会。

解放后,张君秋和杜近芳分别在两个团,各演各的戏,极少有同台合作。唯一一次难得的机会是1959年,中京院和北京团联合创作排演了《西厢记》和《赤壁之战》。《西厢记》不同于老本《红娘》,第一主角是崔莺莺、第二主角是张生、第三主角才是红娘。作为国庆献礼节目,两个团派出了最强阵容,张君秋和叶盛兰分别饰演崔莺莺和张生众望所归,而杜近芳作为中京院第一旦角扮演红娘就有点委屈了。不过,这次同台合作十分愉快,杜近芳创造了一个清新活泼的、有别于荀派的红娘形象,而张君秋塑造的崔莺莺的崭新形象和唱腔更是深入人心,《西厢记》也成了一出张派名剧而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